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22年5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李泽厚在美国去世,他曾对教育发出这些警告!

维罗听涛 2022-05-23

1981年,一本《美的历程》
让无数中国人开始探讨自由、人性和价值,
李泽厚先生也如一束光划过中国思想界的天空,
照亮了整个80年代的中国文化,
成为一代人的“精神导师。”


11月3日7时,
李泽厚先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去世。
大师陨落,风范永存。
我们缅怀李先生,也希望传承先生的思考精神。


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美学家,
李泽厚生前也曾对教育发出过诸多警告:



警告 1 
未来的孩子要跟世界接轨
头脑里只记四书五经是不可能的



(十年前,国内掀起了一股“国学潮”,针对这一现象,记者询问了李泽厚先生的看法:)


“国学”这个概念太含混了。

国学若真的热起来,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的,关键是我不知道国学究竟指的是什么东西。


某些学者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,没有什么意义。

如果能够在理论上提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,在实践上做出一些范本,那非常好。

但现在实际是让孩子记这个记那个,理论上绕来绕去还是讲原来那些东西,而且还自认为我这个东西才是最好的。

甚至有一些人,以国学来反普世价值。


未来的孩子要跟世界接轨,头脑里只记四书五经是不可能的。



警告 2
教育体制问题严重



现在的教育体制问题太大,从幼儿园到大学,到研究生,到高校教师,问题太严重了。


从中小学开始,搞那么多课程,把学生逼得那么紧,一些人才都被他搞傻了。


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引导学生的兴趣。

评比是外在的,他几分,我几分,那是副产品。


我不是说考试一概不要。

问题是考试不能作为根本方式。


这个当然不是老师的问题,主要是体制有问题,老师也是苦不堪言。



警告 3 
教育建立在生理学、生物学、
心理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



教育的关键是怎样让儿童心理正常发展。

心理发展、人格健全最重要。

而现在普遍存在的那种填鸭式教学是最残忍的教学,它只能摧残青少年儿童的心理。


当教育建立在生理学、生物学、心理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。

那个时候的教育学,以及教育心理学,一定是很重要的。


比如说,把人的基因搞清楚了,知道你身体哪方面有特点、有优点,或有哪些问题,这个就是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础。


教育心理学将来是一个核心课程,因为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。

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内在自然的一个学科,研究它的自然性和它的“人化”,亦即如何培育人。

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,教育心理学必定超过经济学、物理学。



警告 4
现在不少学校坏透了



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校的环境、教师的专业特点、授课方式、和他的品德、修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有关。


以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,现在都一塌糊涂了,不管是高校,还是中小学。


现在要树立一个学校的独特校风,根本做不到。

首先统一的体制搞得学生变得很蠢,学校也变得千篇一律的僵化。

当然可以有人不听,但是怎样把学校搞得像一个学校,这依旧是个大问题。


现在不少学校坏透了,一些大学根本不像学校,而像衙门,像商店,出了很多笑话。

但大家都挤着拼命去考那些大学。

所以,体制不变,谈什么独特校风,那是奢谈。



警告 5
不要空提“办学理念”



我不懂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那个所谓理念。

不同的学校特性不同,特别是职业学校,各有不同的要求,但这是办学校的目的问题——办这个学校干什么,很简单。


都是初中、高中,都是小学,有什么不同!

因材施教也还是培养人,会有什么不同?


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有些人喜欢滥用一些大名词,理念,指导思想,文化建设,说一些空空洞洞的东西,实际上是害人。


我不喜欢空谈,不喜欢假大空。



警告 6
任何一所学校,
图书馆一定要有很多好书



在中小学,授课教师最重要,图书馆也很重要。

任何一所学校的图书馆一定要有很多图书,很多好书。

对文科是图书馆,对理科是实验室。


要给学生很多自由的时间,让他对读书本身有兴趣,让他们去自己选择、比较、判断,他对读书本身有兴趣,或者对做实验本身有兴趣,这个兴趣大于他去玩游戏。


所以要有图书馆、实验室,要有好的读书氛围、环境。

大学里面更是如此。




李泽厚为什么在美国去世?


今天,冲上热搜的是“著名哲学家李泽厚逝世,享年91岁”的信息。看到这个消息,请恕我孤陋寡闻,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,他为什么在美国去世?他不是应该在北京去世吗?带着这个疑问,我百度了第一个问题,出现了下面这篇来自中新网2009年的文章,我觉得这篇文章解决了我的问题,因此想分享给大家。


李泽厚自述:80年代成了年轻人的“导师”


那时候,我开始着手准备那本《批判哲学的批判》。当时材料有限,看到的材料更加有限,所以一直没有动笔,因为如果不看哲学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,一个人在那里想半天,结果如果是人家早想出来的东西,功夫就算是白费了。1972年我从干校回到北京之后,就接着研究康德,别人也帮我借一些书,当然都是偷偷摸摸的。


当时我在所里从来不讲我研究的这些东西,也从来不去申报什么课题。后来书出版之后,所里的人都吃了一惊。《批判哲学的批判》当时算是卖得很好的,三万册,在美学界算是卖得最好的书。当时还没有“炒作”这个词,买书的人大多是像你现在这个年纪的,到现在也有四五十岁了。80年代很多人称呼我“导师”、“精神领袖”,对于这些,老实讲,我没有什么感觉,因为从小就听到过很多过奖之辞,所以听到这些也没有如何飘飘然。我在所里的待遇也并没有因为这些有了什么好的改变,直到1986年我才分上房子。相反,我总觉得有很多人开始攻击我,包括我们所里的一些人,对于这些我倒也能够习惯。


62岁的时候,我到了美国,主要是在大学里教书,我常常说我到美国有三大冒险:62岁的年龄还要去学开车,很多朋友都劝我不要学,但是我说我没有办法啊,在美国那种环境里,不学开车我没办法走路啊。学车我用了比别人多一半的时间,还算是学会了。第二个冒险就是我必须要学会讲课,我毕业之后就分到社科院了,从来没有上过课,到了大学里必须要登台讲课,第三点就是必须用英文讲课。没有办法,我硬着头皮去讲了,这三大冒险我总算都闯了过去。想起来不容易呢,当时我60多岁了,年纪毕竟不算小。


在我的文学学习生涯中,李泽厚先生的《美的历程》,那是神一样的存在,是导师中的导师。看了先生的自述,了解了每个人的生命行迹都有因可循,孟母三迁为孟子,先生迁美有缘由。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就鼓励知识分子去挣钱,他的意识里,有了生活保障才能做得更好,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。


还记得出租车司机分享的北大毕业生讨论买房的段子吗?电影《无问西东》对现实的关照,也影射出今天精英毕业生的现状,好在电影最后启示我们:不管遇到多么凶顽的现实,不管旁人的“绑架”多么强大,你都要“爱你所爱,行你所行。听从你心,无问西东。”


努力让自己开拓未知,远离不适圈,远离舒适圈,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未来。

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权删除。


喜欢本文,点个「在看」,不怕走散。


好文推荐 ↓↓


美国高材生在朝鲜被囚禁致死,3年后,他的犹太父母报了仇


硬核长文丨这才是中国被卡脖子最严重的软件!


等约到了,人也病死了?丨美国的医疗体制


你可能想象不到丨中美手术差距有多大?


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丨他改变了世界格局


马斯克成全球首富,打了谁的脸?


美国为何没有官方历史教科书


美国衰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?


又是默沙东丨伟大的默沙东


左右争锋丨伟大的妥协







三观一致的读友

可以扫码加维罗


请关注我的主号和备用号吧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